一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财务成本核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已经演变成独立经济实体,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回报,提高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讨论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畴狭窄,生产方式与核算方式的适应性、成本核算及制约意识弱以及没有进行适当的改革等一系列的理由,并提出财务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所存在的一系列理由提出遵循市场和价值的规律、加强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加强企业成本核算方面的宣传等一系列倡议使更多的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正确认识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个别企业只注重生产制造过程,而忽视了产品的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产前产后环节的成本核算。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生产制造周期已缩短了很多,生产制造成本在产品总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已大幅降低,研发、设计、企业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非制造成本比重则显著提高。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局限于传统的核算策略,只是注重生产制造成本,而忽视了非制造成本,无法提供真实的、准确的成本信息,无法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
很多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方式的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核算方式。
个别企业的成本核算信息的收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自身没有意识到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虽然能够贯彻领导日常的安排,但是缺乏主观能动性,过于重视结果而往往忽略了财务成本管理制约过程。其错误地认为只要完成企业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好成本核算工作,而往往忽略了成本核算的过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单纯地认为财务成本的制约是由企业管理、决策者所决定的,这样就弱化了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的中心地位。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不但是企业的负责人,而且还是企业的法人以及职工和自身利益的代表人。当今市场经济同行业竞争激烈,在这样的形式下,无形之中增大了作假账的几率,导致企业所提供财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无法为公司资金日常有效配置提供准确的信息,更无法为企业筹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一个企业要想使利润最大化,就得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以不断研制新产品的方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需求。在投资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一个好的投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投资的中心就是为了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在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周全,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扩大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企业通过财务成本的核算认识到公司产品生产水平与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相比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优化产品与服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只有对各项指标都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才能进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所以企业的收入、支出、进价、出价都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监督的,扩大财务部门的监督范围,对企业建设一个团结、开拓进取的团队,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各个部门树立节约意识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有着很大的作用。这样不但节约了企业的财务成本,还提高了各个部门的管理水平,有益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收益最大化。 3.财务成本核算为企业内部资源有效配置提供帮助
企业成本来源的重要部分包括企业的人才引进、投资项目选择、产品设施配套等,在没有完全了解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程度及成本回收周期之前不能盲目投资。在企业流动资产比例较低及融资难的大环境下,盲目地投资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会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生产运作,更甚者会使企业面对着破产的危险。所以,科学的财务成本核算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科学评估,量体裁衣,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据财政部相关统计,在2009年我国很多医院积极遵守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医院医疗设备购置方面进行了财务成本核算,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而在此之前相当一部分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没有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常常出现购置后设备仪器闲置现象。而在财务成本核算时要求设备申购时必须上报设备效益预测情况,其中包括设备收费标准、使用效率、年收入总额、成本支出、回收年限,同时需要将设备维修费及折旧费计入科室成本,这样就规避了仪器设备消极使用的隐患,达到了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企业科学的财务成本核算是企业对员工公平合理的发放奖金和福利的一项重要依据。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好员工的工作状态,还是对违反企业规定以及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员工予以相应行政和经济处罚的依据。所以通过有效的企业财务成本核算,能够科学的计算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定期进行比较总结,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